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17章 杨再兴千里寻亲,杨制使归乡奔丧

“军功爵?寨主所说,乃是秦朝军功爵?”

杨志不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,他是杨家将的后人,梁山诸将里面,他也是学习过兵法,算得上文武双全是一个,秦朝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度他自然是有所耳闻。

“没错,杨制使你是当过宋朝军官的,你知道,他们即便是出生入死,又能有何作为?功劳赏罚,还不如文人一篇科举文章,我要让他们有以武而进身的渠道。”

狄泉这么说,杨志也是嗟叹不已,身为杨家将后人,他们杨家将九代将门,出的都是武将,没有文官,对这一点可是深有体会。

那宋朝向来是用得着他们杨家的时候,就拿忠烈杨门来说事,然后把杨家将给搞得男丁凋零,用不着了的时候,就弃之如敝履。

纵观杨家将这些年,潘仁美,王钦若,谢金吾,庞籍都是文人与杨家将作对,就连谢金吾害杨家将,他说天波楼有损皇威,而后领旨拆毁天波楼的事情赵宋王朝都干出来了,足以证明他们从来没有把武人放在眼里。

而狄泉则看得更远一些,秦汉唐三朝,中华大地上都是武德充沛之时,内外用武,无往而不利。

但是,自此自科举制度诞生以后,由于这项制度打破了门阀制度,所以自科举考试普及之后,中国的朝代基本上都重文轻武,在宋代就尤其严重。

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,这有着先进文治的国家武力值频繁下跌,反倒是保存着军功精身的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不断建立政权,甚至颠覆汉人政权。

从契丹碾压北宋,西夏一隅之地几乎拖垮宋朝,再到金灭北宋,蒙古灭南宋,后来清朝灭大顺、南明,异族入主中原达四百多年之久。

狄泉把这称之为武德和血性的丧失,因为重文轻武,武人改变命运无望,中华民族,神州大地上那根尚武的脊梁被抽掉了。

科举制以前,是军功授爵制,中华民族武德充沛,想当官封爵,封妻荫子得靠战场杀敌,武人凭借力斗搏杀,还有上升渠道。

宋朝全面科举之后,文官开始成为既得利益集团,又不用上前线,在后方紧吃,自然是看不起武人,更因为赵匡胤以武官篡权夺位,更是矫枉过正的防着武将,愈演愈烈。

直到被金国和蒙古两次异族入侵亡国,也没打醒他们

文人抓住皇帝希望江山永固的心理,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举开始武人再难有出头之日。

“那,具体如何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